做好农业抗风险“必修课”

2023-06-13       2487      
  农业天然是弱质产业,又有公共性特征,需要财政资金优先投入、公共资源优先配置、人力物力优先保障。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,应强化服务、设施和保险投入,一旦遭遇灾害,力求重灾区少减产、轻灾区保稳产、无灾区多增产。

  眼下,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,农业防汛抗旱到了关键阶段。气象部门预计,今年农业气象条件一般到偏差,区域性、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,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。这提醒我们,要做好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“必修课”,毫不放松抓好农业防汛抗旱,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,增强农业应对自然灾害冲击的韧性。

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,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。气象信息显示,今年北方可能出现较重汛情,长江中游可能再次发生高温干旱,登陆台风偏多,还可能有北上台风。经验告诉我们,自然灾害来得快、影响大,如果没有较强的农业抗风险能力,一旦发生流域性的洪灾、大范围的干旱,就可能影响农业保供和农民增收。因此,要充分认识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,不可掉以轻心、麻痹大意,要做到有备无患、万无一失。

  农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自然灾害。尽管农业科技已取得很大进步,但在相当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。千百年来,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。去年夏季,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,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和高温热害叠加,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抗旱,减少了灾害对农业的影响。各种人工干预措施虽然不能消除自然灾害,但可以提高应对灾害的有效性。近日,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,部分地区遭遇“烂场雨”,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,帮助农民降低损失。

  农业天然是弱质产业,又有公共性、公益性特征,需要财政资金优先投入、公共资源优先配置、人力物力优先保障。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,应因地制宜,针对弱项与短板,强化服务、设施和保险三方面投入,一旦遭遇灾害,力求做到重灾区少减产、轻灾区保稳产、无灾区多增产。

  强服务。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,及时提供分区域、分作物、分灾种的精细化气象监测预警服务。气象、水利、应急、农业等部门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,及时发布预警,加强应急值守,第一时间调度。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制定预案,储备品种对路、数量充足的苗种等物资,强化应急人员队伍建设。不同地区应对重点也应有所不同,北方要防汛抗旱两手抓,长江中下游重点防高温干旱,华南华东重点防台风,西南重点抓抗旱。

  强设施。对粮食作物来说,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。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抗击旱涝灾情、提高耕地产能的有效途径。加强农田建设投资和后期管护,不断改善生产条件至关重要。对经济作物来说,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。设施农业的抗灾能力整体优于大田,但不同设施农业也有显著差异,这取决于设施水平的高低。财政资金要增加投入,发挥“四两拨千斤”作用。此外,烘干设备、仓储设施、冷链物流也必不可少,要引导相应主体面向小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。

  强保险。自然灾害影响常常与市场波动和产业链供应链波动相伴。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,但要最大程度减少其对农业产业链和经营主体的影响。农业保险要扩大覆盖范围、创新产品类型、提高保额标准,对粮食作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。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,并结合商业性农业保险,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,有效弥补因自然灾害给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损失,为农户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
  (来源:中国经济网《经济日报》)